
第二天的行程是從台東市區出發,一路走山線,其中會經過鹿野高地,關山便當,伯朗大道跟金城武樹,預計行程的終點是池上便當總店.
說到池上便當 大家可能都會想到台東池上便當,本來這次行程是要去吃台東火車站對面的池上便當總店.
本來我們是打算先去伯朗大道再去池上便當總店,後來決定先吃飯再去伯朗大道騎腳踏車
而伯朗大道距離池上便當總店約十分鐘左右的車程而已,很近.
其實也可以在伯朗大道租腳踏車再騎去吃池上便當.
但實際到了之後,發現在忠孝路上的悟饕池上便當比較引起我們的興趣,
於是大家就變更主意,換到悟饕池上便當這家火車便當上吃中餐.我們打算要在車廂裡面吃便當.
其實這邊不只有賣便當,也有賣紀念品跟池上米還有一些附近景點的旅遊資訊,
個人認為經營的看起來還比池上便當總店像總店.
也許是多了一個火車車廂的關係.但哪家便當好吃我就不知道了,因為這次只有吃悟饕這一間.
店門外拍,看到這兩個大旗子寫著文化故事館跟八十周年的標題,加上感覺店面比較大間.
排隊應該是不會排比較久,所以還是選了這間用餐.
火車外面有從池上鄉到台東跟花蓮各自的距離.
由於我們都是走山路,43公里約要開兩個小時,到花蓮的話應該要開三個多小時.
進來店門口後右轉,點餐的地方,選擇蠻多的,一般在其他縣市看到的雞腿飯,排骨飯,招牌飯都有,不過主要還是這邊是池上米的原產地.
多了一份親切的味道,點餐的人很多,不過倒沒有排很久,菜也都是現點現做,出菜速度算蠻快的.
裡面其實也有用餐的位置,不過我們一開始就決定要在火車車廂上用餐,所以點完餐就派一個人先到車廂上占位置.
車廂上大約有五到六桌的位置,每桌可做四個人,也可以拿小椅子併桌一起吃.
點了一個排骨便當,跟我們一般吃一樣,排骨另外用一個紙袋裝.不過便當外盒的廣告
蠻吸引人的,使得這頓鐵道便當,多了一份台東當地的道地人情味.
便當內容,不外乎是一白飯跟主菜還有配菜.
主菜有高麗菜,筍子,半顆魯蛋,香腸一片,跟一個豆干.
其實沒有要特別的吃很飽,就只是想體驗一下在火車上吃池上便當的感覺.
在車廂上吃的時候還可以往外看,會看到騎腳踏車的人在猶豫要不要進來這家吃的樣子,
還蠻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