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明
創新之難不僅在於我們要找到目標,更在於探尋到達的路徑。
10年前,比爾•蓋茨在他的大作《未來之路》中寫到了一種全新的音樂銷售方式:
“用戶不再需要借助光碟或磁帶之類的載體來欣賞音樂。外來的用戶可以在互聯網上下載音樂,
以數位資訊的形式存貯在伺服器中。”
《福布斯》雜誌對此的評論是:既然蓋茨10年前就有此先見之明,
為什麼微軟還會讓老對頭蘋果公司搶先開發數位音樂的市場呢?
看來,想到和做到還是有很大差別。不過這個玩笑式的評論的確有些苛求,
別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預言家根本就是南轅北轍呢!在上個世紀70年代,
當時擔任DEC總裁的肯•奧爾森就說了一句更著名的預測:
“個人實在沒有理由要在家裏放一台電腦。”
回顧數位音樂發展的關鍵路徑,其實既簡單又清晰——
1989年,一個德國博士Karlheinz Brandenburg就在他的論文裏論述了數位音樂的壓縮技術,
他並沒想到這篇論文會影響如此巨大,認為自己的論文會像“其他博士論文一樣,
躺在圖書館落灰”;1995年,也就是蓋茨在《未來 之路》中提及數位音樂的時候,
MP3的標準制定完畢;1998年,Diamond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廣為人知的MP3播放器RIO 300
(此前,韓國生產了第一款MP3播放器,但RIO 300名聲大噪不僅因為它的外形和功能,更是因為遭到了唱片公司的起訴並勝訴),從此MP3播放器開始成為年輕人的標準配備;1999年,18歲的大學生 Shawn Fanning創建了著名的P2P音樂交換網站Napster,幾個月後就遭到了唱片公司的起訴,最終敗訴,但MP3通過互聯網傳播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 唯一的難點——版權和收費就留給了約伯斯去解決。
沿著這一階一階的臺階,好像很自然地走到了今天蘋果公司的iPod和iTunes。
或許大家此時的感覺,正如華生醫生總在福爾摩斯揭破謎底後大喊的那句話:
“這太簡單了!”
小的時候看歷史書,總能夠看到一個熟悉的詞:歷史局限性。
任何人對未來的思考,總是不自覺地基於現有經驗和環境來進行,
但這兩個推導基礎本 身就是極大的變數,會隨著過程的推進而不斷改變,
反過來又會影響事件本身。這使得我們很難基於靜態的現在對於動態的未來做出正確的預測和分析,
更難以在正確時間做出正確的決策,只能不斷地嘗試和修正,一不留神就做了別人的墊腳石。

我們現在言必稱“創新、藍海”,一瞬間仿佛所有的人都在絞盡腦汁去創新。
但是創新之難不僅在於我們要找到目標,更在於探尋到達的路徑,而且往往目標越宏偉,
路徑越模糊。現在的一些趨勢顯而易見,例如3G、例如智慧家電、例如數位電視,
但是中間的過程依舊隱藏在迷霧之中。
歷史仿佛就是一面單向透光的鏡子,但我可以肯定地預言,在10年後回憶起今日之種種,
我們肯定會慨歎:事情原來如此簡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lo的飛行日記 的頭像
    Carlo的飛行日記

    Carlo的飛行日記

    Carlo的飛行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